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了注冊資產評估師等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日前,為了引導行業更好地貫徹國務院決定精神,回應社會各界的關切,消除一些人的誤讀、誤解,提振行業信心,堅定行業長遠發展的決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萍在為此召開的視頻會議上表示:“就微觀而言,資產評估行業在這次改革中被率先垂范,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怎樣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順勢而發,鞏固已有發展成果,通過改革解決多年來積累的問題,再塑行業,提振專業。”簡政放權是本屆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一環。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保持資質資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減少部分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先期取消一批準入類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取消注冊資產評估師的職業資格許可就在其中。
劉萍表示,本次改革只是資格管理方式的變化,是行政管理逐步減少、自律管理不斷加強的雙向改變。國家通過對職業資格管理方式的改革,賦予了行業協會更多的管理職能,賦予了評估師更大的責任,進一步強化了行業自律管理。這是去行政化、還原資產評估專業服務本質的一個重要舉措。減少資產評估行政審批,并非不重視資產評估。一方面,資產評估要去行政化,減少行政許可與審批。另一方面,國家又將資產評估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以來,國務院20號、26號、27號、國辦17號文等一系列文件的連續出臺揭示了國家促進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國務院“放、推”結合的宏觀戰略給評估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實踐中,我國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金融體制改革等一些國家重大改革、政策的落地和推進,一直將資產評估作為重要環節之一。
資產評估在國有資產管理、企業并購重組中的法定業務地位不可替代、無可動搖。
同時,從國際評估同行走過的百年歷史來看,各國對評估師的管理大多沒有行政許可,主要靠行業協會的自行授予、自發牌照。這樣的話,選擇評估師的渠道更廣、方法更靈活、專業更貼近實際。國際上,協會授予的評估師資格一樣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其關鍵在于執業能力、執業水平和報告質量。
劉萍要求全行業要充分認識改革對行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從市場需求來看,評估行業面臨的市場基本面沒有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交易活躍、資本流動頻繁、資源配置優化、經濟結構轉型等,將更加需要資產評估。從行業協會職責來看,簡政放權將賦予協會更多的管理職責、更廣的發展空間,也有利于強化協會的自律管理。同時,這也對行業協會自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評估機構和業務來看,國務院27號文的出臺,加速了評估機構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有利于招募各方專才,壯大專業人才隊伍,提升綜合專業服務能力,順利實現平穩改革,共同推動行業的轉型快速發展。
中評協全體職工、部分在京評估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各地方協會組織當地評估機構通過視頻參加會議。